服务热线
029-89630519 029-89630586
来源:administrator 发布时间:2020-08-22 20:35:07 浏览次数:2301
西安北大新世纪学校暑期教师培训第五日,知无知文化空间创始人谌洪果教授与正蒙书院曲经纬副院长分别带来了《道德经》和《禅与通识教育》的专题讲座,从“道”与“佛”论述何为通识教育的本质。
《道德经》赋予教师的精神修炼。
作为当代教师,应如何用道的智慧时俱进地指导自己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谌洪果教授从版本介绍、解读原则和方法、老子的核心关注等方面对万经之王——《道德经》向全体教职工展开了全方位的精解。谌教授指出,《道德经》是结论性的,而不是推论性的,不是对话的展开,也不是天启的独白,而是经验的观察和直觉的体悟、具象的归纳之作。
谌教授指出,道是不可道的,是不可定义,不可列举,不可规定,不可言说的。道不是精神实体,它只意味着引导,让人回归于自然的境界。他强调,教育就是要去帮助孩子完成他们身上本有的趋向,完成他们身上必然的本性,而这个必然的本性是从人性深处生出来的,得先了解普遍的人性,从宇宙观入人性观,再入教育观。
谌洪果教授通过“方向与目标”、“规则与境界”、“边界与底线”、“德”等方面,解读《道德经》中阐释的立身之德和治国之道,以及所蕴含的道德修养内涵。他表示,《道德经》作为道家文化集大成者,其渗透着丰富的文化价值、教育价值,教育工作者只有利用好其教学的相关影响,做好途径探索,才能保证《道德经》作为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与应用,才能更好的服务于教育教学的相应要求。
一位老师说: 《道德经》已俨然成为我的良师益友,它给我的心灵开启了一道门,引导我如何清净处世,做一个正直的人,一个不追求名利的人,一个健康向上的人。
另一老师说:位是的,人的智慧,随着我们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人生阶段都会有不同的启发,圣贤的智慧不管是你在任何一个年纪都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佛法对教育的智慧与应用
正蒙书院曲经纬副院长切入生活、贴合实际地从佛学的源起到佛法的真谛,为全体教职工带来了一场《禅与通识教育》的专题讲座。通过阐释什么是佛?什么叫学佛?以及解读伟大佛法禅师的思想内涵,引出教育和通识教育的本质:通识教育是返回人的根本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是以心传心。通识教育重在“育”而非“教”,没有专业的硬性划分和统一模式,而是在具体情境中生发的。
对于佛法在教育教学方法论映射上,曲老师强调,教师开发、挖掘出不同个体身上的潜质与精神气质,学生就会得到自由的、顺其自然的成长。他表示,通识教育就是要“孕育”出真正的“人”而非“产品”,要以至圣先贤为榜样,是因为他们身上有着独立人格与独立思考的可贵品质,这才是通识教育的终极追求,引发全场共鸣,让老师对学校通识教育的核心内涵有了更清晰的认知。现场师生互动不断,所有在座教职工都沉浸在传统文化思想所带来的魅力中。
一位老说:“师育人先育己,教师先把自己修炼好,再来影响学生,辐射学生,效果可能会更好。”
另一老师说:“位通过对佛学的学习,我让了解到缘,人与人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也是缘,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应该珍惜这个缘分,陪孩子们一起度过他们美好的童年时光。
伴随着纯粹、温和、理性的精神底蕴,今日的经典共读与佛法解读,是一场愉快的智慧之旅、精神洗礼和心灵修行。相信西安北大新世纪学校全体教职工能在“道”与“禅”的引领下,品味古人智慧,感悟传统思想,提升精神境界,增强铸魂育人、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
文字 / 杨丽娜
摄影 / 芦一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