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校园动态

【北大新世纪·师培】探究哲学视野下,通识教育的发展愿景

来源:administrator  发布时间:2020-08-20 10:40:31  浏览次数:2309

       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教育哲学作为教师专业发展必修课之一,是教师变革教学行为的要素,是促进教师教育生命成长的动力,更是一种教育智慧。北大新世纪今日教师培训主题:探究哲学视野下,通识教育的发展愿景。




        学校正蒙书院副院长曲经纬老师主持今日活动并介绍了正蒙书院的核心成员,让新加入学校大家庭的老师们对正蒙书院有了进一步了解。







       一名教育者的价值理念是什么?信仰是什么?教育的核心是什么?

       西北政法大学法律社会学研究所所长,西安知无知文化空间创始人谌洪果老师为参培学员们带来了一场以“西方哲学与宗教精神”为主题的唤醒教育本真的头脑风暴。谌老师以通识教育为主线,从西方哲学、信仰、科学几个方面深入浅出的解读了教育的本质问题。他指出,教育的核心是扭转方向,表示师生应该形成一种学习型社群,不是师对生的满贯,也不是生完全成为主体,而是需要互相学习互相影响。同时以文本形式从哲学角度带领教师再读经典,引出了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教育实质。强调教师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不断完善自我、不断成长的职业,号召中小学教师肩负教书育人职业的同时一定要静下心来,沉淀自己,把经典和人文教育作为根基。谌老师朴素的话语里流露出对教育工作者的满满期待,以学贯中外的知识量、思想深度和口才让所有教师受到了深深的震撼。


 





      “谌教授的讲座从西方到东方,从古代到近代现代。洋洋洒洒,内涵丰富,可谓是形散神不散。”

     

      “学习的过程是短暂的,但是学习的效果是实实在在的。”

      “今天是充分碰撞的一天,也再一次感受到加入北大新世纪是最佳的选择。”


       正蒙书院黄藤院长对“信”和“诚”二字进行了解读,他指出,诚乃天之道,信则为精神上的最高境界。告诉所有教师,做教育的人,不能只追求知识的讲授,更应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要不忘古人的文化传承,更应放眼世界,追求现今和未来的存在,让教师们对北大新世纪学校的文化内核和底蕴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





       马得林老师以“西方哲学与科学精神对西方哲学的发展”为主题,从人类文明的起源到希腊科学的背景,从西方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中国的老子、孔子,剖析了中西方传统文化与科学的关系,带领学员们对人类文明从诞生到发展有了更全面的认知。让教师们意识到不仅要昂首挺胸“向前看”,也要时时注意“向后看”,把优秀的文化一代代传承下去。





       谌洪果和马德林两位学者的通识课程,他们那广博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深入浅出的课程内容使我受益良多,给我带来了心灵上的启迪。

       “常感谢学校给我们这一次培训的机会,是我受益匪浅。”

       “ 学习永无止境,在学习的路上,我们携手同行


       讲座结束后,老师们对讲座的内容充分的消化吸收,内化为方法论去创造性地分析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中的相关问题,以求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服务热线

029-89630519 029-89630586

微信咨询